12月4日上午,懷寧縣金拱鎮王山村新河組,村民胡春生忙著給自家魚塘里的魚喂食。幾年來,胡春生歷盡艱辛,在各級的真情幫扶下,他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,闖過了一道道難關。
胡春生2012年因車禍致下肢截肢,妻子殘疾。他家發生重大變故后,村“兩委”對他的家庭非常關注,按程序為他們申請了低保。2014年,經過申請和民主評議,他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,經過幫扶人和他個人的努力,他家實現脫貧。
胡春生說,脫貧后,幫扶人繼續幫扶他,根據實際為他家制定了幫扶措施。2015年,借助政策春風,他家的危房得到改造。住在新房中,全家再也不為雨雪天氣發愁了。
2018年,胡春生將村民組的10多畝魚塘承包過來,鎮、村干部及鄰里鄉親給予了他很多關心和支持。鎮農技站技術人員多次上門指導,當年底他就獲得了大豐收。
今年疫情期間,駐點村干和扶貧專干多次上門宣傳防疫知識,并送來口罩、消毒液等防疫用品,為他家買菜買米、代購物資。得知他的女兒沒有手機不能上網課,鎮、村干部為他的女兒申請了一臺智能手機,并購買流量卡,讓他的女兒能夠在家繼續接受網上教育。得益于多年來的貧困生教育資助,胡春生的家庭支出大大減少,他的孩子順利完成了學業。鎮、村干部為他家送來的縣工業園招聘信息,幫助他的家人找到了合適的工作,并幫助申請了交通補貼。
今年汛期,洪水導致大堤潰破,看著被水圍困的村莊和淹沒的魚塘,胡春生一度心情沮喪。大水期間,村“兩委”及時將他們一家及其他受災人員安置在王山小學安置點,使他們生活無憂,并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為他們申報救助。水退后,村里又及時幫助他給魚塘消毒并補放魚苗,幫助恢復生產,進行生產自救。在鎮消費扶貧現場會上,通過幫扶對接,胡春生成功簽下了魚的銷售訂單。
“脫貧攻堅以來,我享受到的不僅僅是保障兜底、就業扶貧、教育扶貧、產業扶貧等幫扶政策,讓我內心無比溫暖。鎮、村幫扶人的幫助,不僅讓我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,更給了我生活的信心。”胡春生說。(通訊員 朱躍云 全媒體記者 羅少坤)